MagzNetwork



民國60年,台灣稻穀種植面積為75萬公頃
民國97年,台灣稻穀種植面積為27萬公頃


短短的37年間減少了64%的種植面積,您認為這是台灣工業化的成果,是必然現象,還是含有隱情您不知道?



每當稻田油綠綠的一片,成長時,整個台灣全島就像一處超大型的公園,當稻子成熟之時,又像一幅綿延無止境彩色圖畫。每年隨著季節變化4次,將台灣襯托成「福爾摩沙」。但這樣的景觀卻逐年消失,如果真有一天這種景觀全面消失,我們只能從照片和影片上去尋找回憶了。

50年代之前,種植水田尚未機械化,全台灣農家飼養著數十萬頭的水牛在幫農民耕田。牽水牛的牧童、騎在水牛背上的少年、以牛背為休息點的”烏秋鳥”、夕陽西下成群結隊回家的牛群,這些悠閒的農村特色景觀,留給我們美好的回憶。

60年代,新型「打穀機」的發明,取代了人力打穀的工作。這種由雙人踩踏運轉機器的「打穀機」,發出富有節奏的聲音,將農夫們豐收稻穀喜悅的心情,傳送到好遠好遠的地方,讓所有關懷這片土地的人們,也同時感受了農夫們豐收快樂的氣氛。

晒穀場傳來了水牛的喘息聲參雜著吆喝聲,仔細聽著,原來是阿土伯在呼叫阿土嬸趕快出來準備曬稻榖,烈日之下,阿土伯他們一家人輪流辛苦的翻鬆稻穀,雖然汗 流浹背但內心充滿無數期待,因為孩子的教育費用、給父母的生活費、阿土嬸的胭脂粉錢和治裝費,都全靠它了。傍晚稻穀晒乾了,原鋪滿地上的稻穀變成一包包用 麻袋包裝好站立在一起,阿土伯用手指頭在數著,猶如部隊長在向阿兵哥訓話,既威風又驕傲。

碰碰….田裡傳來震耳引擎聲,夾雜著沸鼎吵雜的人聲,重重人牆圍繞著農田。阿土伯從城裡回家時,在路上看到這一幕,單車往路旁一擺,飛奔過去看個究竟,原 來是「耕耘機」(鐵牛)終於在自己的家鄉出現了。操作耕耘機的年輕小夥子看到這麼多人在看他做示範表演,每個人都露出了羨慕和佩服的眼神,讓他越操作越神 氣,油門不自覺的放到最大量,此時耕耘機奮力一衝,小夥子一不留神摔了一跤,引發一陣哄堂大笑。稻米文化等於農村文化,也是我們的台灣文化,絕不能讓它消 失。

1 意見

  1. Unknown // 2017年5月7日 上午10:27  

    為何短短的37年時間會減少64/的種植面積 當然是需求量銳減 農民沒有得到辛勞後的報酬才漸漸都不種植 若有讓農民有等價的報酬或更高的報酬 相信還會再次看到台灣稻田綠油油一片 這必須要讓稻米需求量倍增到相當程度你需要聽聽我的點子嗎

張貼留言